畢勒菲得完全中學(Bielefelder Gesamtschule)八年級的教室正上演一齣好戲:電腦完全被破壞,教室的櫃子也被拆的體無完膚。幾個肇事的男學生,還一副若無其事的大加評論,「是啊,我們只是超級好動而已」。教室的另一邊,一個男孩抓著同伴的衣領,試圖將他往牆壁推去。
這樣的好戲,在德國的中學已經習以為常,每天都在上演。男孩,在學校已經成為頭痛的代名詞,不光是破壞力超強,學習也每下愈況。被醫生判定為注意力無法集中症候群(ADHS)的學生,男孩是女孩的三倍;閱讀困難的學生中大部分都是男性;在教室搗亂的學生,百分之九十都是男孩;患有學習困難的學生,百分之七十五是男生。
德國中學生要申請大學前,必須進修一年,稱為Abitur。1896年,第一個女孩通過Abitur,距今只不過是一百多年。1992年後,女孩通過 Abitur的人數已經超過男生,而且成績遠遠超越男孩。相反的,中學留級的學生絕大部分男孩,去年一整年就有150000人,比女孩多了三分之一。愈是挑戰性愈高的學校,女孩表現愈佳,反之,不能完成學業者,以男生居多。
不只如此,在各個國際評鑑,女生的評比也比男生來的優秀。女孩在生物和化學的表現,已經超出男生,數學還差一些些,可是在語言閱讀方面,卻大大的超越男孩。只有在物理學上,男孩還是表現較為突出。
「男孩危機儼然形成」,馬德堡萊布尼茲學院神經科主任說道。「再這樣下去我們將有一大群等待社會救濟的人」。事情的嚴重性,已經引起政府注意,聯邦議會 (Bundestag)準備召開攸關青年權益的會議,其中拯救男孩危機是最重要的議題。因為根據統計,從學校退學的學生,距離領社會救濟不遠,這些男孩也將成為婚姻市場的弱勢。
德國的中學老師,不得不承認,學校對男孩歧視。慕尼黑市立中學青年輔導人員表示,「我們對女孩較好,因為他們讓我們的生活容易許多。你看,女孩們不搗亂,寫的字清晰可辨,又常常幫老師們辦活動,是老師的好幫手。」有些男孩因為在男女合校中受不了歧視,只好到德國最後一間男校報到。女孩們雖然也有一些心理問題要處理,像是厭食或是憂鬱症,但總體來說是很好的學生,不像男生們,總愛胡搞。畢勒菲得完全中學的輔導老師波爾特(Boldt)表示,「安靜的女學生當然會受到喜愛,總比一些愛在別人身上用筆畫來刺去,像是在馬戲團表演的男學生好的多。就是這些態度的差異,造成學習的優劣,我倒不覺得男孩和女孩的智商有任何高下之分」。
如果男孩真的沒有比較笨,為何他們總是在學校表現的比較差?為何他們在學校的適應能力如此之弱?而且反叛的要命?
基礎生物學研究開啟了瞭解男女大不同的因素,尤其是九零年代開始的生物科技,更讓人明瞭,男人和女人基因上的差異,如何影響到學習。科學家漸漸瞭解,性別的發展,包含賀爾蒙和神經交互作用,遺傳和教育相互影響,缺一不可。
來自四十幾個國家的兒童,同時受教於漢堡市國際兒童幼稚園。休息時間一到,大部分的女孩在沙盒旁玩了起來,而男孩全跑到足球場廝殺一場。幼稚園園長尼克。羅奈(Nick Ronai)看過幾百場這樣的戲,他表示,「女孩們可以自己玩個不停,男孩從小到七歲大,卻喜歡和別人比誰的力氣大。而且不分種族,南非的男孩和挪威的男孩,都對角力充滿興趣。」
美國發展心理學家伊連諾。麥可比(Eleanor Maccoby)研究男女孩差異長達二十年。位於史丹佛大學兒童遊戲室內,伊連諾利用隱藏式照相機,忠實記錄兒童的遊戲行為。她發現,男孩和女孩採取不同的遊戲策略:女孩喜歡合作,男孩希望主導。
就算是新生兒,也早就知道自己的性別。女寶寶很早就對聲音有反應,甚至會尋找目光的接觸,然而男孩手上拿到東西就撕。十四個月大的男孩就會盯著大卡車和玩具槍看,女孩則喜歡看娃娃和泰迪熊。等到小孩越長越大,性別差異也越明顯,在和孩童的文字遊戲中,女孩對於『血拼』或是『家庭』這樣社會性的字眼,會反覆不停的變化和應用,而男孩喜歡『印地安人』『獅子』和『騎士』,對於對抗和階級著迷不已。
動物學家在靈長類的研究中,已經看到這樣的發展。倫敦英國城市大學研究員梅立沙‧漢司(Melissa Hines),和美國德州A&M大學研究員葛玲安‧亞歷山大(Gerianne Alexander)觀察長尾猴對於人類玩具的反應,他們發現,公猴對於汽車和球類反應激烈,母猴卻會去抓娃娃和炒菜鍋。這樣的反應和孩童如出一轍,所以科學家已經確定,性別的反應,是演化所造成的。
那麼男孩和女孩的學習差異,是否也和演化有關?坦薩尼亞(Tanzania)國家公園中黑猩猩女寶寶比她們的兄弟,早二十七個月學會用工具。當那些公猩猩寶寶們還在旁邊嬉鬧玩耍時,母寶寶卻用心練習,試圖用樹枝釣上靠近自己的昆蟲。
現代演化學將達爾文的理論重新演繹,生物的各個行為,都是為了將自己的基因傳下去,所以雄性動物相互競爭,挑戰,只是為一奪雌性的青睞;而雌性動物花更多的時間,照顧保護下一代。為了達成這個目的,她們不斷的學習。
這樣的演化方式對於早期的人類,當然很有助益。美國心理諮商師和性別專家麥可‧辜力恩(Michael Gurian)表示,早期人類打獵維生,當男獵人出門打獵,需要的就是這樣的競爭能力。他們需要體力,已備不時之需。此時女人們坐在家裡,準備家庭所需,並發展語言能力,相互溝通。這也可以說明,為何男人在需要空間感的數學物理比較優秀,女人們卻擅長語言。
可是時空已經變換,當初發展的體力競爭,在現代已經不再具有意義。許多男孩生長在舒適的家庭,演化所形成的逞強好鬥,只能在電動玩具中發洩。所以男孩們可以坐在電視電腦螢幕前,和不存在的敵人奮戰不懈。現今的社會,等於在開演化的玩笑,也造成男孩危機。
2007年2月15日 星期四
男孩危機(上)
2007年2月9日 星期五
錢進大學
搶救崩潰中的德國公立大學
二十五歲的詹司。卑麼(Jens Bemme),要用行動來打破德國教育的僵局。現在正在德列斯敦主修交通經濟的他,準備每學期付給學校一百歐元,條件是,薩課森邦政府不可以繼續減少對教育的開支。剛加入綠黨的卑麼說,「我們剛剛打破一項禁忌。而且我們準備繼續付學費。」
付學費是禁忌?這對我們在台灣的人是很奇怪的事,在德國卻是事實。原因為德國是社會主義國家,憲法明令學生不用繳學費,且德國的大部分大學為公立,私立大學微乎其微。現任總理施若德(Schroeder)在今年年初威瑪會議後,堅決的表示他絕不可能開惡例,大學繳學費的事免談。德國教育部長愛得家。布爾曼 (Eldelgard Bulmahn)也表示,「要繳學費在我任內辦不到。因為繳學費這件事違反社會公義,使得窮困學生沒有能力升學。」
可是現在德國教育的事實是,除了省,還是省。我畢業的柏林自由大學物理系教授佛爾斯特曼(Forstmann)說,「在兩德統一前我都可以有兩三個博士後研究員幫忙工作,現在可能連半個都要不到。」柏林政府決定砍掉大學總共七億五千萬歐元預算,折合台幣三百億。薩克斯邦決定要縮減百分之五的研究預算。柏林自由大學歷史系教授烏爾蘇拉。列門庫爾(Ursula Lehmkuhl)有感而發,「在這樣下去,十年後德國的研究會降到第三世界國家的水準。」
這樣的說法一點都不誇張,現在的德國大學,幾百個人搶修一門課不在少數,由於經費有限,所以圖書館開門時間短而有限制,管內書刊也無法齊全,電子期刊動輒因為沒繳錢被停用,實驗室無法提供完整的研究器材,研究費用遭刪減,電腦也不敷學生需求。
再加上因為學習免費,又有很多福利,許多人根本就不想畢業。每學期只要註冊,就享有車票,電影,博物館半價優惠,還可以吃半價的學校餐廳,加上學生便宜的住房,這樣的優惠,讓德國學生畢業的平均年齡高達二十六歲,比歐洲平均二十三歲高出許多。而教授也不太受到監督,學生對於教授的意見很多,覺得他們根本不重視教學,原因歸於公立大學沒有招收學生的壓力和競爭,教的好不好意義並不大。
難怪連副總理兼外交部長費雪也反對總理的意見,他強調,「我不認為這樣不繳學費的政策可以持續下去。」
學生們已經都看不下去,紛紛走上街頭。一群學生赤身裸體在柏林街頭遊行,身上寫著「裸體是事實。」,藉以諷刺德國政府對學生的剝削。在慕尼黑,學生演出行動劇,用分食一塊叫做「教育資源」的大餅,暗指德國政府不開源,只節流。哥廷根大學的學生,架了一個小帳棚,裡面擠了兩個大男人,嘲諷德國政府的資源分配不足。學生的情緒已經沸騰。
但施若德總理對事情的掌握,和學生學者的反應並不一致。他宣稱要在二零一零年之前,讓德國十所大學成為世界名校,可以和哈佛史丹佛媲美。但是要如何做,施若德保持神秘的笑容,只暗指他會想辦法把錢挪到十所大學內,至於怎麼挪,笑容還是一樣神秘。
德國要有像哈佛史丹佛的大學,這可能是學者的夢。可是要靠者政府在現有的財政危機中,在撥出錢來辦學,很多學者都不斷搖頭。慕尼黑科技大學校長賀曼就指出,現在唯一有的辦法就是授權給每個大學自行決定,是否要繳學費。慕尼黑科技大學要在下學期數學和化學系試辦這項措施。他們引鑑美國大學的作法,將學生繳的學費公平的用在學生上,像是聘請國際知名學者講學,增加助教人數。學生會因為要繳學費,所以更認真,也會有更多的要求。學校因為要吸引學生,所以辦學會更認真,教授也要有充分的準備。這些都一一指向德國大學教育的缺點。
在美國,國際名校大部分都是私立學校,學費昂貴。但他們也利用獎學金來吸引程度好的學生,並在教育資源上投資,美國好大學平均三十個學生分配到一個教授,但德國卻是五十比一。
在國際上,很多國家的例子可以做為德國的借鏡。像澳洲對於國際學生和本國學生收的學費就不同。因為有很多亞洲鄰境富國,向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,國際學生絡繹不絕的到澳洲學習,每年繳交兩萬四澳幣(折合台幣六十萬上下),但本國學生只繳交三分之一。政府把學校當作商品,一定要有好的服務,他們發現這些國際學生也非常挑剔,常常對學校發出不滿之詞,但也間接改進學校措施,辦好教學。
英國也開始上漲學費,一九九八年每個學生要繳交一一二五英鎊(合台幣六萬上下),研究所繳的更多。首相布萊爾計畫,到了二零零六年,每人每年要繳交三千英鎊(合台幣十六萬上下)。學費昂貴的魏爾魏科克大學(Warwick University)的校長微笑的說,「我們要成為英國的麻省理工學院。你看,我們有聰明的學生,有企圖心的研究員,一流的研究,光是企業界一年就投資三億英鎊在學校的研究。」
魏爾魏科大學對於教學特別嚴謹,研究也要以實用為主,每年特別選出一名魏爾魏科獎得主,來鼓勵學生學習。但他們也不願優秀學生因為沒錢而不能就讀該校,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經費用做獎學金,學生只要表現優良,就有機會繼續就讀。
這些證據在在顯示出,大學生自己繳交學費,是改善學校最直接根本的辦法。但如何繳學費?如何才能讓家境不良的學生還是可以升學?慕尼黑科技大學校長賀曼指出,學費的制訂一定要有原則,像是社會條件不佳的學生,有機會得到補助,在生活上也要有一定條件,不是過著清貧生活,他們也不贊成像美國一樣,學生為了繳學費去打工,在學業上無法專心。學校也要有自主權,自行決定如何運用學費,最後是,政府機關絕不可以拿學費去補其他和教育無關的財政漏洞。只有這些條件都成立,學校才能去收學費。
漢堡市議員約克‧得格(Joerg Draeger),根據上面的原則提出一個方案,建議學生每年繳交兩千五百歐元(合台幣十萬),但這筆錢可以在學生畢業找到工作後繳交。每年政府還借給學生一筆安家費,大約四千歐元(十六萬台幣左右),在畢業後一併分期付款還債。如果學生每年賺超過三萬七千歐元(合台幣一百四十八萬)以上,才要每月負擔兩百五到三百歐元的分期,共繳交十三年。這樣的財政規劃,每年可以帶來三百五十億歐元的額外收入。
但這樣的規劃因為德國總理的搖搖頭而短期不可行。
看來,德國總理施若德可能會因為教育問題而焦頭爛額。上次大選時因為德國突然發生水災,而使民調落後的施若德反敗為勝,小贏對手。這次教育問題卻不是那麼好處理,學生和學者對他的怨言是越來越多。但在收不收學費之間,卻觸到社民黨(SPD)的社會主義基本原則,似乎是無法短期之內調整。學者只盼,德國大法官能夠釋憲成功,讓大學可以自主徵收學費,避免大學崩潰。而我們這些要在德國政府底下工作的研究人員,只能暗暗祈禱,研究經費不要再短缺了吧。
參考資料
鏡報(DER SPIEGEL) Nr 3 2004/01/12
TITEL GEIST GEGEN GEBUEHR
@這篇是前年年的舊文,今年已經很多邦開始每學期收費,德國教育收費政策開始改變。
2007年2月3日 星期六
這場仗一定要打
郝龍彬決定要一綱一本,他們開了一場公聽會,在公聽會時,吳清基一直強調,他們是本持一綱多本的精神,實行一綱一本的政策。
這場公聽會史英和他有精彩對話,可惜無法見報,那麼我們就用網路,把這個消息傳出去。先貼一下我和朋友的MSN
誘惑是我的朋友,地獄需要人性是我的暱稱
誘惑
今天其實有一場台北市的公聽會
地獄也需要人性 說:
一綱一本喔
誘惑。 說:
是別人出馬,但這是台北市的第一場
誘惑。 說:
我們要去說的第一點是
這是一場公聽會
還是一場公聽會精神的政策辯護會
就如同台北師一直宣傳的,一綱多本精神的一綱一本
地獄也需要人性 說:
現在他們真的要搞一綱一本喔
誘惑。 說:
她們的說法是
我們還是支持一綱多本的
只是從市場上選出最好的一本
推薦給學校並且
台北市自辦基測
考試取材就從這一本出
所以
並不是每一本都會選出『最好的一本』
只有要考的五科..
地獄也需要人性 說:
一定選出最有意識型態的一本
還不知道嗎
誘惑。 說:
這一些,都是吳清基自己說的
要點是
不是現在就統編
是等吳清基當上教育部長
所以她們在等的
地獄也需要人性 說:
對啊
先從台北試辦
誘惑。 說:
史英就直接挑明了
其他版本一定萎縮
或是書商之間合併
就會有所謂融合本
地獄也需要人性 說:
天啊好恐怖
誘惑。 說:
史英他就說
這是多元的社會,大家觀點不同可以談
可是你不能明明是要統編本,然後跟我說你支持一綱多本
不誠實,沒辦法談
你如果不誠實,就叫做只有口水
誘惑。 說:
史英第一輪轟完後
吳清基回應時
還說:這樣書商才會競爭,品質會更好;'其他縣市也會選用其他版本阿,不會萎縮;我只是想要選最好的一本來讀,難道也不行嗎
誘惑。 說:
史英就說,其他書商等三年喔
阿如果你一年換一版本
阿你是要搞死學生家長喔
另外,最好的一本你說台北市用,阿他縣市可以用別本這是什麼意思
更何況,萬一2008你當上教育部長,面對這種狀況,你要怎麼處理其他縣市呢..
我聽到吳局長剛剛最動真情的一句話是:我只是想要挑最好的一本來讀,不行嗎
我聽了也有感動,但是吳局長,你如果挑給自己讀的,當然沒問題
但你不能挑一本規定大家讀阿
地獄也需要人性 說:
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
好好笑爽死了
誘惑。 說:
非常非常厲害
但是報紙不會出現
以上是擷取,這場仗還是要打下去,我如果取的公聽會的資料,會放在網上。請待續後續報導。